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美文 | 山泉浸润理想

2023-03-21 10:33

赤壁市白沙洲,群峰叠翠,怪石林立,修竹野柳,清溪古桥,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,深蕴丰厚的人文历史,被网友爱称“小九寨”。

飘带一样的公路,穿行于万亩竹海,在大竹山村委会前与一条清溪相逢。顺路而上,阵阵扑鼻清香,声声清脆鸟鸣,一碧清澈溪泉,两岸逶迤群峰,“刷”入感官。

那个拦溪大坝,水泥砂浆垒石头,四层拱形㧜筑,上窄下宽,基脚扎实稳固。连接两岸山体,格外巍峨、庄重。这座大坝,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,蒲圻(今赤壁)水利局为加大蓄水,增强防汛抗旱能力修建的水电站。

站在高坝之上,远眺峡谷,一流碧水拥鹅石,两岸青杨倚峭壁,八方贵客情相悦,万缕霞光漾清辉。

峡谷里,水草昂扬生发,鹅卵石遍布泉溪,野柳树身灰褐,这是每年雨水季节,山洪汇聚于此,长久浸泡而留下的印记。每年的六七八月,蓄水为湖的日子,站在高坝之上,便能感受山峡出平湖的壮观。

继续前行百多米,两柱银光涌动,闪耀夺目光华。下坡,近前细观,左边这蓬银色飞花,从不足三米高的石头上跳下,将一堆乱石冲出一个水窝,如无数雪花精灵,汇聚一起开怀大笑,肆意舞蹈。静心观赏,又可看出万千变化,有一些,如看不见的丝线将珍珠稀稀拉拉串在一起;有一些,飞溅出粗细不等的银色抛物线,流畅动感;有一些,舞蹈成各种模样的花朵,万千娇媚,看得人心旌摇荡。对面坝口急速而下的一注雪白琼浆,从略显平缓的坡道下来,却也飞流如花、如云。

这样的瀑布,在这条峡谷还有很多,各具风姿。有一条正在开发的泉水,从山上溶洞汩汩而出,逶迤而下,延绵几百米,借助地势舞蹈,陡峭处,飞流翻滚,无比壮观。

沿峡谷前行,被一处飞瀑吸引的目光,会落在一处人文景观上。贴山体有堵石头砌筑的墙壁,上书“沙洲一级水电站”。电站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,随阳山区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用电照明,第一次用电碾米,都出自这座废弃的小水电站,它是随阳人民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见证。

大竹山是瑶族先祖聚居之地,明嘉靖八年(1529年),第一座拱形石板桥在白沙洲峡谷诞生。桥体全部由石块砌成,是白沙河两岸瑶民的往来通道,取名易家桥。

草在树木脚下,水在草丛边,鹅卵石在溪水里。石因水更净,水因石更清,山因水更绿。山在水里,树在水里,云在水里,风在水里,树影摇曳如花卉,白云飘然似绸缎。人在水中走,水在平地流,许多人就在水边席地而坐,与自然界的精灵们呢喃共语。

古老优雅的白沙洲,被冠名“小九寨”,红遍网络,人气爆表,与一个人密不可分。

说到郑永扬,可能没几个人知道,要说“郑氏雷人”,那可是如雷贯耳。郑氏雷人,本名郑永扬,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大竹山村雷郑湾,22岁时进了村委会,身兼易家井村副主任、治保主任、民兵连长,团支部书记四职。当时,他写了一副对联:奋发图强,立志振兴叶家井;大公无私、决心改变雷郑湾。

“叶家井”在史志文献上是“易家井”,当时雷郑湾属于易家井村。后来一件事情影响,他离职前往南方打工。2015年11月,在深圳打拼的雷郑湾老乡,相约梧桐山小聚。梧桐山风景宜人,同行几位大哥风趣地说,如有人舍得投资花钱,我们大竹山,还有易家井的白沙洲水库,雷郑湾的几座山,雷破洞的几个洞,开发出来,定是很多的深圳梧桐山。

兄弟们的话,郑永扬听在耳里,心却飞回了老家赤壁。家乡的随阳山,葛仙山,白羊林山,大竹山,蛇山岭也是风景优美的大山,只是养在深闺,没有人开发,没有人宣传。

振兴家乡的理想一直深埋心底,青春年华时的诺言犹在耳边。昔日繁华的白沙洲,如一块磁石,吸引着一颗热血沸腾的心。2016年,他回到故乡,开始了漫长的追梦之旅。

山里汉子,从小砍竹伐树,什么山都上过,什么岭都翻过。离家二十余载,家乡的面貌改变了许多。这种改变,却是凄凉、冷寂、荒芜。村里没有几个人,走半天才碰上一个人影,是留守老人;几十年前开荒出来的良田,长满野草甚至灌木;曾经砍柴、放牛、砍竹钻过的山林,小灌木长成了半大树,曾经的小路已不见踪迹。

郑永扬从骨子里想要外界瞩目家乡,不仅因为白沙洲独特的自然风光,更因为它的历史。

近有电站,古有瑶民,并非白沙洲值得炫耀的全部过往。他记忆中的一些故事需要证实,没事的时候,就拜访当地老人,挖掘历史。

明、清及民国时期,白沙河流域(上游崇阳板坑、下游蒲圻易家井),曾有大小上百家纸厂,利用本地山区丰富的楠竹资源,手工造纸。白沙河两岸,商铺、客栈林立,来自江西、通山三县交界之地的村民,竹木、土纸、茶麻、山货等采买易货,全靠人挑马驮,经此源源不断运往咸宁汀泗。

明朝末年,李自成兵败通山县九宫山,残兵在此遭遇清军伏击;清嘉庆年间,洋泉团(现洋泉畈村、大竹山村、随阳村张家坪在明、清时期称洋泉团)爆发白莲教农民起义,起义军在此遭清廷政府军镇压,起义失败;抗战时期,驻崇阳县的日军进攻蒲圻,洋泉团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在此多次与日军发生阻击战。

白沙洲,是一个有容颜、有内涵的地方!

为了让美景重见天日,为了让历史流传于世,郑永扬行动了。第一次,他独自一人从老虎岩村与崇阳交界的山上钻进白沙洲。多年没人踏足,路已隐退,只有乔木、荆棘、灌木,遍布的枯枝烂树,山洪过后遗留的垃圾。不见以前的木楼,没有当年的店铺,唯有阴森恐怖。原生态的自然风光,却在他心里烙下了印记。白沙洲的样貌,他熟记在心,他知道这里的奇峰、古桥、山洞的大致方位。鸟鸣、野花、清泉,在他心中清晰成一幅明丽的风景画面。

这是个极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方!回家后第二天,他把妻子约起做伴。夫妻两个人花了一个礼拜,用柴刀砍出一条小路,拍了一些风光图片发朋友圈,还写了一篇《梦里水乡随阳白沙洲》文字配图,以“郑氏雷人”之名发布。

为了向外界展示大竹山的奇观胜景,为了白沙河两岸的历史重现天日,为了多座石拱桥向世人展示它古老的容颜,为了那飞流而下的清泉和瀑布,一把砍刀,一张锄头成为他的工具,从清理垃圾,铺垫脚石开始。

白沙洲,除了新修的水泥路,便于游人前行的水泥板,所有的石块、水草、野花、树木,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。

郑永扬热爱他的故乡,不遗余力、分文报酬不取地为他的家乡振兴而努力。近六年时间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他投入的精力、时间,金线终于引来各方关注。他的坚持,各级政府的支持,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,白沙洲火爆了,成为旅游打卡网红地,带动大竹山村农户增收,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。

郑永扬(郑氏雷人)身为村委委员,满腔热情地推介、宣传他的家乡,为村民服务,为乡村振兴尽己之力,这份努力和奉献,亦为践行青春时期的豪言壮志:奋发图强,立志振兴叶(易)家井;大公无私、决心改变雷郑湾。

泉水叮咚响,飞瀑舞银花。古瑶民的欢歌笑语,两岸纸厂的繁荣昌盛,蓄水发电带来的光明温暖,交映于水光山色中,编织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。

(本文获由赤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赤壁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,赤壁市女作家协会承办的“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”有奖征文评选一等奖)

作者:吕艳秀

编辑:李也
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
https://img.cjyun.org/a/10138/202303/87add91b30ba7411ed9925800e65fe4e.jpeg